發(fā)布時間:2024-06-24
瀏覽次數(shù):211
水性聚氨酯樹脂采用多活性官能團的多元醇和多活性官能團的多元酸進行縮聚反應,生成具有網狀結構的聚合物。為使水性聚氨酯樹脂具有水溶性,應將反應控制在一個較高的酸值。通常水性聚氨樹脂的酸值控制在35-60mgKOH/g,然后通過胺來中和實現(xiàn)水性化。此種樹脂在稀釋時呈現(xiàn)與溶劑型涂料相反的稀釋粘度變化曲線,當中和樹脂在用水稀釋時,起初體系的粘度不降反升,粘度達到頂值后再急劇下降。
水性聚氨酯樹脂能在水中溶解的主要原因是其分子鏈上帶有適當?shù)挠H水基團,但是樹脂的結構、反應時引進的基團、分子量等因素都能影響水性聚氨酯樹脂的水溶性、穩(wěn)定性及其他性能。
一、樹脂鏈上親水基團的影響。
樹脂結構中含有的醚基越多則水溶性越好,使用高濃度的醇類和酸類也能提高樹脂的水溶性。但需注意的是,結構中過多的醚基或其它親水基團將影響樹脂成膜后的耐水性能。
二、平均分子量大小的影響。
一般來說,樹脂分子量小則相應水溶性好,但涂膜的防腐性能差;分子量大則涂膜有較好的防腐性能,但水溶性會差。因此,在保證樹脂水溶性的前提下,應盡可能使樹脂的平均分子量大一些。同時,樹脂的分子量分布越窄則水溶性越差,但涂膜的性能好;分子量分布寬時,因為分子間的互溶效應常有利于樹脂水溶性的提高,但不能得到良好性能的涂膜和穩(wěn)定性。
三、中和劑的影響。
中和劑的不同品種能明顯地影響樹脂的水溶性、貯存穩(wěn)定性、粘度和涂膜的耐黃變性能。從水溶性的角度看,乙醇胺的助溶效果比氨水、氫氧化鉀等好;從成品漆的穩(wěn)定性來看一般選用叔胺較好,它不會使聚酯產生胺解反應。缺點是其用量比伯胺、腫胺多,變色性大。
四、助溶劑的影響。
助溶劑能增加水性聚氨酯樹脂在水中的溶解性,同時調節(jié)樹脂溶液的粘度,提高漆液的穩(wěn)定性,改善樹脂成膜的流平性和外觀。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啦,如需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青田新材料”。
蘇州青田是一家15年專注于涂料、油墨添加劑的專業(yè)公司,主營分散劑、流平劑、消泡劑、冰花漆、電鍍銀樹脂、砂紋粉、蠟粉等。如果有需要歡迎來電咨詢。青田咨詢熱線18020278196,期待您的來電!
特別聲明:本文版權歸自蘇州青田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